培养“双肩挑”人才-清华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掠影

早晨6点起床,6点半去操场带早操,8点上课,12点开分团委工作会,下午2点和导师讨论课题,5点到学生宿舍找同学谈话,晚上9点开校团委例会,会后看学生思想汇报,凌晨1点睡觉。这只是清华大学袁丽萍两年辅导员生活中普通一天的写照。

被班里19名学生亲切地称为“袁姐”的袁丽萍,大四时担任新法7班辅导员。自接手辅导员工作以来,袁丽萍学习和工作“双肩挑”。袁丽萍坦言,“工作很累,但精神上很满足”。

“双肩挑”是清华大学学生辅导员制度的一大特色,由老校长蒋南翔亲自倡导和率先建立,迄今已走过55年历程。清华的辅导员都要一肩挑科研学习,一肩挑学生工作。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清华大学一直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对辅导员队伍实施“全过程匹配”,通过举办“辅导员沙龙”、编辑发行《辅导员之友》,提升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就业引导等能力;设立“一二·九辅导员奖”和“林枫辅导员奖”,以鼓励辅导员们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组织辅导员阅读文件并参加有关会议,以便他们能帮学生们在政治上尽快地成熟。

同时,清华大学还十分重视辅导员的自身发展。学校尊重辅导员意愿,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条件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到更广泛的地域、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袁丽萍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选择了做一名国防生,坚定地投身国防事业。据统计,2008届的毕业辅导员中,有78%都选择到重点行业、西部、基层就业。

如今,清华大学共有辅导员约370人,他们从思想、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关怀着每一位学生。他们与学生吃住在一起,是学生的良师,也是学生的益友。(杜文明,转自人民日报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