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于道 游于艺——记中国新闻奖得主、清华校友沈嘉

校友简况

沈嘉,女,本科2004年毕业于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2000级新闻学专业。现居北京市,在中国新闻社从事专稿部记者工作。

黑色大衣衬托着高挑的身材,漆黑的长发飞扬在脑后,并不风尘仆仆,轻盈而有力的步伐却展现着记者的自信与干练,沈嘉就这样英姿飒爽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当这样的形象和打下中新社近几年多项“战役性报道”的干将和08、09年中国新闻奖获得者联系起来,我们不禁惊叹和好奇:这位00级的出色清华新闻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她和中新社又碰撞出过哪些火花?这位时尚的“80后”女记者,又有什么独特的个性和思想?

进社就打战役性报道 6年2个中国新闻奖

2005年连宋访问大陆,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奥巴马访华,连续3年全国两会,—— 沈嘉说,自己在中新社的记者生涯就从这一个接一个的重大事件“战役性”报道中开始。速度和深度,是社里对她的要求,也是对她能力的极大考验和锻炼。

第一年的全国两会报道让沈嘉感觉特别有挑战性:一天发3、4篇稿,消息、专访、花絮,什么都要写。当时的采访经历让她至今记忆犹新:“事先做足功课,在会场见到重要人物,立刻就要提出切中要害的问题。采访完坐在地板上写完就发稿。媒体的同行都以为我们是香港记者,因为只有他们才会这么拼。”

很快,沈嘉就习惯了“战役性报道”的高强度和高要求,并驾轻就熟。2005年,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沈嘉参与了中新社对这一事件的连续系列报道,这组报道得到了外媒的高度评价,认为比新华社的更快、更客观。

2008年9月,由于出色的表现,沈嘉被调到专稿部。

“我最初做,也是怀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态,没想太多就开始写了。写得越多,才越发感到自己的功底不够。”

同时,特稿的撰写也对沈嘉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挑战激发她加倍地勤奋:“上半年为《中国新闻周刊》做稿子,一度一天工作到16个小时,我第一次知道做新闻可以这么专业。虽然最后稿子没有发,但我觉得其中学到的东西比过去1年学到的还要多。”

沈嘉的勤奋也为她带来了丰硕的收获:2008年,她个人撰写的消息《北京奥运提升市民素质从自觉排队开始》获得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2009年,她参与的中新社集体撰写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组稿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一年半修完四年学分 百里挑一留在中新社 说起在清华新闻学院的日子,沈嘉觉得“苦”但充实:“我从生物系转到新闻学院,1年半的时间要学完正常4年的专业课,平均每天晚上学习到1点半,实在没想到,比在生物系还要辛苦。”

紧张的学习安排没有影响沈嘉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还在生物系的时候,沈嘉就当过学生会的体育部长和女生足球队长。对体育的爱好使得她即便在学习最辛苦的时候,每天晚上还坚持长跑。来到新闻学院以后,沈嘉又加入了新闻学子的“保留组织”——《清新时报》,策划,写稿,排版,格外投入。

虽然只有2年时间,沈嘉却觉得在清华新闻学到的基本功足够扎实。而回忆起在这里的最大收获,沈嘉说:“新闻学院给我们的格局很大,出去之后,你的眼光、平台都是不一样的。工作了这么多年,我觉得见的市面并没有超出在学校时老师给我们奠定的格局。”

带着在清华奠定的基本功和视野,沈嘉大四在中新社实习时,从200多个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在5个录取者中名列第2,难得地以本科生的身份留在了中新社。

注重专业精神 把生命走到极端谈到在校的清华新闻学子的建议,沈嘉的回答充满个性:“不要局限于主流,搞清楚自己适不适合媒体,适合哪一类媒体,做什么记者是最重要的。”她建议我们在本科阶段多做一些不同类型的实习,都市报、通讯社、杂志都可以做,“一个都市报的记者每天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和考虑的问题和一个专业杂志的记者所面对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你要搞清楚你想要过的是哪一种生活,做哪一类记者。很多人对做记者失望,很可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局限了自己的发展。”

而沈嘉自己,就是一个不希望把自己的事业兴趣局限在狭窄层面的人。除了严肃的时政新闻报道之外,她还时常为中新社的北京通讯撰写一些好玩的题材:如北京的SM酒吧,798的艺术展等等。她说:“时政新闻要求你端着做,很严肃很累;而大题目的间隙闲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找些好玩的题目,并且和自己的娱乐生活结合起来,可能去798看场画展就可以写一篇通讯。”

沈嘉认为,无论是工作和生活,都应该是一张一弛;并且充满张力:“在成都的一次采访中,除了每天要写两三篇稿件,我还要抽出时间逛逛街、吃成都小吃。从极端的生活休闲到紧张的工作,这样生活就更有张力,更多元。”

言语和思想都充满“80后”个性的沈嘉,对待工作的态度确实格外的严肃认真,她说:“在学校的时候,我特别反感“又红又专”这类的说法;工作以后,我才真正明白所谓的“专”的重要性。所谓专业精神,就是即便是你不喜欢、不认同的事情,职责所限,你也必须做好。”

大恩不言谢 清华给我最可贵的是理性精神“我们这一批1999年,2000年入院的新闻人,可能和后来的你们不太一样。我们大多有理工科的背景,理性更强,没有那么高的理想主义。在后来的记者工作中,每每遇到一个事件,第一反应就是冷静地分析它的科学性、可信度。这种理性的精神可能是清华赋予我的最大财富吧。”沈嘉这样概括作为一个清华新闻人与其他同行的不同。

而说到对我们的寄语,她再次强调了多尝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不要担心理想破灭。在今天的中国,无论你有怎样的新闻理想,都存在平台让你去实现,关键是你能不能找对路。”

尽管不完全认同清华要求的“又红又专”,沈嘉对于母校所赋予她、留给她的一切依然充满感激。毕业将近7年,沈嘉每到院庆,校庆或有几年活动,就会回到学校来。当接到我们新闻81团支部请她担任校外辅导员的邀请,她也立即欣然同意。

说起对清华的感情,她说:“大恩不言谢。在清华学到的许多东西,一旦经历过就不会失去,它一直在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其实清华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沈茜蓉,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