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记忆

杨健

第一篇 清华记忆

对荷塘和二校门的回忆:

二校门是清华地标性质的建筑,是landmark,你到了二校门就觉得你肯定到了清华了。荷塘它是一个环境,是一种氛围。

当团支书的收获:

我从此走上了班里大保姆的道路。谁有问题都会来找我,包括感情问题。有一位同学感情上很烦闷,就每天拉着我从东大操场到西操场遛弯,一晚上能遛四五圈……也许是因为这些,我变成了一个喜欢倾听的人。倾听也是一种素质,因为你要明白他真的想的是什么,他需要什么,这其实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对清华精神的感悟:

“务实”,这是第一位的,还有“坚持”和“抱负”——这些其实和校训的内容是一致的,只要在这个园子生活过几年的人都会多多少少受到这样的影响。清华人会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资源,把事情做到极致做到最好,不会让它成为一个半成品。

关于清华人和北大人之间的区别:

举个例子,比如说做板凳。清华的孩子,你要四条腿的他能给你做出来,三条腿的他也能给你做出来,两条腿的、一条腿的,他都能给你做出来。但北大的就不一定会,或者说,就不一定愿意“会”。从这个做板凳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清华人的特质——在现有条件下实现最优化。这可能是清华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后更受欢迎的原因。

第二篇 工作感悟

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判定:

我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我不是那种创造力特别强的人,让我原始创新什么的,我估计没戏;但是我属于那种能够从事二次创新的人,所以我知道自己适合从事做什么样的工作,要么是教师,要么是记者:教师的大部分东西不是自己发明的,他所传授的东西都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记者写的东西也不是自己说的,不是自己的思想,是从别人那里弄来的,只不过是在自己手中集成一下、加工一下。所以我觉得自己从事这两个行业应该不会错,事实证明,也的确没有错。

对记者生活的感悟:

我觉得科技新闻报道,实际上跟苦行僧有近似之处。不追求外表的华丽,更应追求事情的真相和精神的满足。

谈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改变一个社会肯定不是一个意气用事的问题,也不是一定要以死相争。很多时候,社会发展的进程真的不是说你想快一点就快一点。你要有一种坚持,环境天天在变,你的追求不要随意变,原则立场不要随意变,情绪更不要成天跟着际遇变。

第三篇 寄语

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接受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放弃自己所不能放弃的”—— 这是我大学六年历经磨练得出的一个结论。听起来有些无奈,其实是希望大家放弃虚荣的争强好胜。要相信,一个人即使不是最优秀的,他依然可以过得很好很满足。

工作和大学学习是不一样的。在学校里,尤其是在考场上,大家在同一根尺子下摸高,有人摸得高,有人再苦练也只能摸那么高。而工作不是这样,那里有无数根尺子衡量你,只要努力,只要坚持不懈地积累,你总能找到最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项目。所以我觉得同学不要因为觉得自己选错方向就放弃。不妨先给自己五年的时间去尝试,真正放手试一试再下结论。

魏成

在清华的这些年,我不仅懂得为学,更懂得为人,我很庆幸我选择清华。清华让我变得沉稳,逐渐磨平我一些东西,同时给我塑造一些新的东西。

清华的学生像砖一样,大小方正差不多,放到哪里都可以砌长城。清华的学生沉稳、自信、低调,不太在乎个人诉求,责任感强,集体主义观念浓厚。

进入社会,人一直在工作、养家,蝇营狗苟,生活需要多一点包容,再多一点包容。

媒体专才都是有前途的,有价值的,要找到一个你感兴趣的专业点,然后把自己甩出去,扔出去,在实践战斗中成长,就算碰得头破血流也没关系。

邢广利

1.“核实是一种理念,一种对新闻,对事实负责任的态度。”

2.“我这个人还是比较适合和人打交道,不适合和试管、设备、仪器打交道。”

3.“(转到新闻系)是上天赐给我一个机会,真是太幸福了,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了我这么一个机会。”

4.“人生规划中很多事是你没法预料的,还是要找到喜欢做的事,然后就是坚持。”

5.“大学四年,学的不是知识,是学习怎么去学习的方法。”

6.“新华社的记者更像记者,纯纯粹粹就是做新闻的。”

7.“回顾过去,因为做了这事后悔比没做这事后悔的机会要少得多。”

8.“不就是等吗?为了一个好的画面,你可以等。”

9.“全中国还没有我没去过的省,除了港澳。”

10.“你在新华社这个平台上,看世界的视野是不一样。”

11.“文化积淀会帮你成为一个好的摄影记者。”

12.“记者这个行当,很多时候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大家也都很辛苦。”

13.“寻找一个自己关注的领域,培养一点自己的兴趣爱好。”

14.“这种见证历史的成就感,特别强。”

15.“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所要做的就是把它做得更好。”。

沈嘉

求学篇:

在清华新闻学院学到的一方面是基本功,李希光等老师讲授的知识很实用,让我能学有所用;另一方面,老师们给我的格局很大,让我在学校就接触到甚至比在社会上还大的圈子。

像我们这届的学生就比较理性,有一种清华理工科的思维惯性,追求考证事实的准确性,思维比较严谨。

本科四年,前两年学习专业知识,还应该留下一年来读读别的学科。

大学时期首先要多读书,提高最基本的素养,另外要多实习,这对明确自己以后的道路很有帮助。

工作篇:

两会对初出道的记者要求强度比较大,一天要写三到四篇稿件。这个其实很锻炼,我们事先要准备很多资料,所有采访都要带上笔记本。一个采访完了,两个小时内就出稿,别人都觉得我们像香港记者,很拼。

我参与突发性事件采访的机会比较少,这个挺可惜的。对一名记者来说,没有采访突发性事件的经历,是比较缺的。

在成都的一次采访中,除了每天要写两三篇稿件,还要抽出时间逛逛街、吃成都小吃。从极端的生活休闲到紧张的工作,这样生活就更有张力,更多元。

如果把对学习的兴趣、对文艺的兴趣等等和工作结合起来,工作才会做得有意思。其实有一半的工作是在生活中完成的。

寄语母校:大恩不言谢。

在清华学到的许多东西,一旦经历过就不会失去,它一直在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其实清华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杨芳

1、清华很漂亮,但是我觉得清华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观念和视野。

2、历史积淀到最后不足以支撑你的时候,你是写不出来东西的。

3、范爷爷【指范敬宜院长】经常跟我们讲,他非常欣赏一种京剧,就是在一个特别小的凳子里面打拳。就是说这个给你的空间其实是非常狭小的,但是你要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做你想做的事情。这是一个道理,就是说做新闻是要讲政治,讲艺术的。这个是清华新闻学院教给我的:你要有分寸感,怎么在这个环境里面,而不是像一个愣头青一样,就是冲,写稿子就完全没有顾忌,这是不可以的。没有任何历史观,这也是不行的。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范爷爷也说过,离基层越近,就离真理越近。你只有真正的了解你周围的世界在发生什么,你写出来的稿子才有分量。

6、你做记者是以职业人的状态跟他交往,这跟你作为普通人的状态跟他交往是不一样的。就是说他鄙视你,是鄙视这个职业状态的你,而不是怀疑你的人格。你处在职业状态跟他交往,发生了冲突,这和生活中的你和别人发生冲突是不一样的。

7、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有时会发生冲突,有时候是要做出选择的

8、你做记者是以职业人的状态跟他交往,这跟你作为普通人的状态跟他交往是不一样的。就是说他鄙视你,是鄙视这个职业状态的你,而不是怀疑你的人格。你处在职业状态跟他交往,发生了冲突,这和生活中的你和别人发生冲突是不一样的。

9、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有时会发生冲突,有时候是要做出选择的。